
2010年,我们昂扬奋进
——市检察院年度重点工作盘点
依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
2010年,全市检察机关共受理公安机关提请批捕1942人,批准逮捕1807人。受理下级检察院自侦部门移送审查逮捕案件32件37人,决定逮捕29件34人,全市无捕后撤案、捕后判无罪案件。受理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案件1673件2841人,提起公诉1568件2670人,起诉率达98.8%。强化法律监督,重点监督纠正错捕漏捕、错诉漏诉等问题。共监督公安机关立案253件。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刑事判决、裁定,依法提出抗诉24件,法院审结13件;受理各类民事行政申诉案件659件,提请抗诉54件。受理各类举报、控告、申诉947件,其中属于检察机关管辖的举报案件413件。积极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共救助18名,救助金额17.2万元;加大实名举报案件的奖励力度,全年共奖励举报有功人员96名。
全面履行检察职能,严厉惩治黑恶势力犯罪、严重侵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暴力犯罪、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侵财犯罪,以及社会舆论反映强烈的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毒品犯罪、涉众型经济犯罪等,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
一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案件64件97人,侦查终结121人,起诉118人,法院判决116人(含上年结转),有罪判决率为100%。立案侦查各类渎职侵权犯罪案件17件27人,同比人数上升12.5%,其中要案2件2人,重、特大案件9件15人;侦查终结17件27人,侦结率为10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全部提起公诉。
充分发挥蚌埠市警示教育基地的作用,切实提高警示教育的针对性,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成效明显。2010年市检察院预防部门组织开展了“五个一”系列活动,通过看一次警示教育展览、观一部警示教育片、听一堂廉政教育课、发一册学习资料、组织一次专题讨论交流,主动拓展职务犯罪预防战线,协助相关单位做好警示教育工作。警示教育基地自2009年12月22日揭牌启用以来,已接待省内外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近260余家单位18000余人次前来参观、学习、交流,市检察院编印赠送了5000本廉政教育大型宣传画册,重点宣传纪检和预防职务犯罪的法律知识。
坚持做到送法上门,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运用纪检、检察机关查办的违法违纪和职务犯罪案件,以案释法,深入剖析典型案件的发案规律和原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帮助受教育者筑牢思想道德建设和党纪国法约束两道防线。一年来,检察机关向发案单位和主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135件,并开展预防咨询活动1302次,发挥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功能,提供查询服务1749次,全力打造全社会反腐倡廉的防火墙,切实推动全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专业化、社会化、常态化发展。
积极化解社会矛盾
全市检察机关坚持把化解矛盾贯穿于执法办案的全过程,构建涉检信访处置大格局:把涉检信访作为一把手工程,确保领导站在信访第一线;坚持定期接待、预约接访与随即接访相结合,提高解决群众诉求的有效性;认真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巡访,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强调化解涉检矛盾人人有责,严格执行“谁办案、谁负责”,涉检信访一体化,责任倒查追究制的工作原则,促使干警妥善处理好每一起涉检信访案件,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措施到位,矛盾化解到位。
2010年10月中旬,市检察院控申接待大厅落成,举报须知、举报电话、权利告知、检察职能等一目了然。在舒适的硬件接待环境,接访人员采取人文接访方式,真实践行“倾心听诉,依法解忧”的承诺。接访中,要求检察干警做到胸怀“五心”,即敢于接访要有信心、对待群众要有爱心、善于接待要有耐心、处理问题要有细心、解决问题要有真心,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全年共接待群众来访418件720人次,其中集体访60件次,检察长接待150人次,对23件重点信访案件,全部办结息诉,全年没有发生进京和赴省非正常访,没有中央和省挂牌涉检信访案件。在全省控申检察工作会议上,王永法检察长作了题为《构建大信访格局,“五心”化解矛盾》的经验介绍。蚌埠市检察机关处理涉检信访的经验和检察机关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思路,受到上级机关和兄弟检察院的充分认可。
强化公正廉洁执法教育
紧密联系检察工作和队伍思想实际,深入开展“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和“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强化对检察干警廉洁执法、公正执法、为民执法的教育引导。
6月10日,市检察院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日专项活动。全院100多名检察干警参加了包含检察人员集体宣誓、合唱检察官之歌、检察职业道德知识考试、参观警示教育基地、集中座谈讨论、听取应对涉检网络舆情专题讲座等六项专题活动。市检察院并就如何恪守检察职业道德、自觉纠正不规范的执法行为等问题,组织干警开展了专题征文比赛、先进典型报告会、党课辅导报告、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创先争优谋发展”恳谈活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查找执法思想、执法能力、执法行为、执法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到边学边改、边查边改、边整边改,不断巩固主题实践活动学习成果,筑牢公正廉洁执法的道德底线。省检察院先后转发市检察院主题实践活动简报12篇。
积极探索廉政建设的长效性机制。依托廉政谈话、述职述廉、廉政巡视、诫勉谈话、案件监督卡等八项具体措施,构建全市检察机关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网络。组织开展“反特权思想、反霸道作风”专项教育活动,参观小岗村感受沈浩精神和集体廉政宣誓活动,狠抓日常廉政教育不放松。2010年8月,又在全省检察机关率先建立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机制。针对检察人员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可能出现的腐败苗头,通过采取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等措施,对预防腐败工作实施监督防范管理,确保检察人员执法办案的廉洁性。2010年,市检察院被市纪委、监察局命名为“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
市检察院不断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建立了机关党建工作ISO9001管理体系,在全国检察机关党建工作研讨会上,王永法检察长专题介绍了市检察院把质量管理体系纳入机关党建工作的基本想法、主要做法以及党建机制创新带来的积极效果,引发了热烈反响。2010年10月,市委政法委牵头举办了蚌埠市首届“珠城十佳人民法官、十佳人民检察官”评选活动,表彰了一批在检察战线默默奉献的先进代表,其中市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处副处长吴群同志被授予“双十佳”特别奖。市检察院作出了《关于开展向吴群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并组织系列先进典型宣传教育活动,深入挖掘优秀检察干警和先进集体的感人事迹,发挥模范典型示范作用引导。五河县检察院干警凌忆光作词作曲的《检察官职业道德之歌》,即以满腔热情和发自肺腑的语言抒发了检察干警热爱青春、奉献检察事业的壮志豪情,展示了新时期检察官恪守检察职业道德、坚持公正廉洁执法的风采。
规范化建设通过审核
加快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是贯彻高检院关于基层检察院建设战略举措。为了进一步提高全市检察机关规范化管理的整体水平,市检察院在2009年第四季度先后就基层院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分别向高检院政治部、省检察院和蚌埠市委领导作了专题汇报,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2009年11月18日,中共蚌埠市委正式批转了《蚌埠市人民检察院基层院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各县区党委、市委各部委和市直机关各党委党组结合实际组织落实。同年11月27日,组织召开了全市基层检察院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动员大会。高检院政治部基层建设指导处谷文连副处长多次专程来蚌调研指导,并对全市检察机关政工部门全体人员、内审员和各县、区检察院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共计150余人进行了规范化管理体系的业务知识培训。市检察院及时总结机关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经验,采取信息通报、逐月讲评、部门对口指导、邀请全国先进基层院帮扶等多种形式,全力协助各基层检察院推进规范化建设工作开展。
2010年5月20日,全市7个基层检察院顺利完成体系文件策划、制定、修改等各项核心任务,基层院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工作进入试运行阶段。2010年10月,全市7个基层院接受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核组的严格审核,全部被推荐为通过审核的单位。蚌埠市成为安徽省检察机关唯一的规范化建设试点单位。两级检察机关上下联动、覆盖全部检察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格局已经形成。蚌埠市检察机关规范化建设取得的成果得到高检院政治部的充分肯定。《检察日报》所发表的《深入推进检察工作规范化管理试点工作》一文中,把蚌埠市检察机关的做法明确命名为“蚌埠样本”。
信息化应用水平加速提升
2010年6月初,省检察院为进一步加快全省检察机关信息化步伐,交流和展示信息化工作成果,组织举办了全省检察机关信息化应用展示竞赛。王永法检察长亲自带队参赛,以《强力推进,引领创新》为题,全面展示蚌埠市检察机关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所作出的努力,获得了全省检察机关信息化应用展示竞赛第一名。
坚持实施科技强检战略,以信息化为主导,借助程序控制和公开透明的网络技术优势,市检察院在全面实现网上办公办案的基础上,先后开发实施了网上考勤、网上派车、网上审批经费、网上审批公务接待、固定资产网上登记和车辆GPS定位网上监控等六个层面的应用管理,全面加强对干警日常工作行为的管理,增强监督管理的刚性效果。
以此次技术竞赛作为新的起点,市检察院不断拓展信息化应用空间。以全市检察机关为整体,对专线网进行升级改造,提高线路的速度和稳定性,因工作成绩突出,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专网建设先进单位”。在全省检察机关率先完成数字化档案建设任务,建立了案件管理中心,组建了数字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实行网络教学,方便干警工作学习。并且在较短时间内,在全省检察机关首家建成了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司法鉴定实验室,全面推进了检察机关执法规范化和保障现代化建设。
“大培训、大练兵”成效显著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以推进检察干警法律监督能力建设为目标,在2010年实施了“大培训、大练兵”活动,全市检察干警2034人次接受各类培训,300人次参加了各业务部门组织的岗位练兵活动,检察队伍的业务素质、岗位技能和执法办案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结合公务员通用能力培训,市检察院积极深化常规教育培训,着力强化高层次检察人才培养,重新修订《关于加强学历教育的暂行规定》,以全额报销费用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干警报考在职研究生和投身司法考试。全市21名干警通过国家司法资格考试,以48%的通过率创蚌埠市检察机关历史新高。2010年5月起,市检察院与有关单位联合办班,鼓励和支持符合报考条件的检察干警参加在职攻读法律硕士全国联考,有21名干警取得了优良成绩,为全市检察机关高学历人才队伍又添了一支生力军。
联手复旦大学开展素能教育,是全市检察机关教育培训工作的最大创新点。2010年3月份到8月份,每个月利用一天时间,邀请复旦、同济大学等上海知名高校教授及地方行政管理专家来市检察院授课,集中讲解宏观经济形势、公共政策分析、公文写作与修改技巧等内容,1500人次参加了培训。高校专家学者的授课,融入丰富鲜活的社会实践,切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有效提升了检察干警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自2010年3月份起,全市检察机关启动了全员岗位练兵及业务竞赛活动。岗位练兵活动以法学理论和检察实务学习为主题,以提高岗位技能为重点,以组织业务技能竞赛选拔培养人才为目的,积极构建市院主导、基层配合、学训一体、练赛结合的格局。反贪、民行、公诉、控申、技术等部门根据各自业务特点采取理论知识考试、庭审观摩评比、法律文书制作竞赛等多样方式,全面激发干警苦练办案技能、争当业务能手和争创一流业绩的积极性。
检察文化建设带来新气息
2010年11月26日,经组织推荐及省检察院专家评委会的综合评选,蚌埠市检察院以名列前茅的成绩,被命名为全省首批“检察文化建设示范院”。
近年来,市检察院紧扣检察职能和时代特征,以“文化育检、文化兴检、文化强检”理念为引领,大力弘扬“崇法、明德、至察、拓新”的蚌检精神,注重以凝聚检察情节为核心,打造富有特色的检察理念文化;以提升干警素能为核心,培育丰富多彩的检察精神文化;以规范干警行为为核心,推进精细严明的管理文化;以着眼长效发展为核心,夯实系统过硬的物质文化基础,充分发挥检察文化的感召力、渗透力和影响力,在全院形成鲜明的人文和谐之气、干事创业之风和蓬勃发展之势。
积极倡导健康、和谐、文明的生活方式,多措并举丰富干警文体生活。2010年初,成功举办了第二届蚌埠市检察机关书画摄影展,所展出的二十余件书法作品和六十幅摄影作品,充分体现了蚌埠检察干警深厚的文化修养和锐意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经安徽省检察机关书画摄影协会批复同意,正式成立安徽省检察机关书画摄影协会蚌埠分会,协会的成立为全市检察干警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互动的平台。
积极组织干警参加市直机关和全省检察系统举办的越野长跑、羽毛球赛、健身操大赛等各项体育比赛及体育交流活动,筹办了参加全省检察机关体育运动会预选赛和市检察院离退休干部首届体育运动会。在全省检察机关首届体育运动会的赛场上,蚌埠市93名干警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奋力争先,通力合作,共获得9枚金牌、8枚银牌、9枚铜牌,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和团体总分三项均列全省第二,其中奥运项目运动员奖牌总数48枚位列全省第一。并因参赛人员最多、参赛项目齐全、参赛成绩优良,蚌埠市检察院还荣获全省检察机关首届体育运动会优秀组织奖第一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