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
【线上新闻发布会】生态检察助力美丽蚌埠建设
时间:2023-06-09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2022年以来,蚌埠市检察机关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打击与修复、治罪与治理并重,依法能动履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法治保障。共批准逮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18件32人,提起公诉49件145人。立案环境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723件,制发诉前检察建议539件,提起公益诉讼76件。获评全省检察机关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先进单位,北淝河跨界水污染公益诉讼等3件案件入选全国典型案例,涉林资源“五长五联”工作机制入选2021—2022年度中国自贸区建设制度创新十佳案例,打造生态检察蚌埠样板。

汇聚保护合力。深化“河湖长+检察长”协作,在全国首推“市级院检察长兼任副河湖长”,与水利部淮委、生态环境部淮河局、省淮河河道管理局等建立“流域监管+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成功办理侵占天井湖湿地养殖和光伏发电公益诉讼案件。五河县院联合江苏泗洪县院和河长等共建跨省“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协同办理陆某望等人跨省非法狩猎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追偿生态修复费用600余万元,获评全省检察机关“守护绿色江淮美好家园”专项监督活动典型案例,相关做法入选最高检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机制和办案指引。

守护“蓝天碧水”。市检察院联合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深入开展环境违法“双打”专项行动,共批准逮捕涉嫌污染环境罪16件33人,起诉23件82人,提起民事公益诉讼24件。聚焦水体污染、水土保持和河湖“四乱”问题,开展重点河湖突出问题整治专项行动,制发检察建议45件,着力推进淮河船舶污染、龙子湖、天河、芡河污染问题整治,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怀远县检察院督促整治妨碍堤坝安全行政公益诉讼案,推动多部门联动执法,拆除怀洪新河大堤一处占地1200平方米的违法建筑,破解了存续多年的顽瘴痼疾,该案在全国检察机关落实“八号检察建议”现场会专题推介。

聚焦资源保护。深化“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围绕耕地、湿地、野生动物、林木、渔业资源保护,持续加大办案力度,提起公益诉讼27件,涉案金额100余万元,推动恢复耕地3000余亩。与审计部门开展植树造林资金联动监督,推动补植补种林木1204.18亩,追回林业补贴资金1078万元,落实1066万造林补助资金发放。五河县检察院督促保护沱湖湿地生物多样性、禹会区院起诉姜某危害濒危珍贵野生动物等3件公益诉讼,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缔约方大向世界展示。

强化生态修复。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投入200余万元,设立沱湖生态修复基地、平阿山林场检察公益固碳基地,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检察公益林,放流鱼苗200余万尾、螺蛳、贝类等底栖动物10余吨,补植树木6000余棵。以案释法抖音同步直播,邀请13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观摩庭审,组织案发地村民旁听审理姜某危害濒危珍贵野生动物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组织会签协作机制,实施替代性生态修复。筹建沱湖生态检察展览馆,打造融法治宣传、增殖放流、志愿者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多元性、开放性修复基地。

下一步,全市检察机关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密切与行政机关的协作配合,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奋力推动绿色发展,全力保障新时代美好蚌埠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