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旧版回顾
   最高人民检察院 | 正义网 | 安徽检察网
要闻速递
·男子午夜砍杀17岁女友后跳楼身亡 [2009-09-22] ·"三联"商标纠纷案今日开庭 小股东计划代位维权 [2009-09-22] ·天价电暴露农村电网改造死角 谁是第一责任人? [2009-09-22] ·湖南浏阳投资2亿元重修红莲寺舍利塔 [2009-09-22] ·崔海容任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 [2009-09-22] ·台湾81名法官抽签决定是否继续羁押陈水扁 [2009-09-22] ·广东省委常委会投票通过10名厅级正职人选 [2009-09-22] ·佛山醉驾案三年三审 被告被判两死一生 [2009-09-22] ·老人在烈士陵园打麻将被收缴 5次状告公安局 [2009-09-22] ·杨丽娟告媒体名誉侵权终审败诉 [2009-09-22] ·孙伟铭案入选四川省高院案例指导 [2009-09-22] ·海参崴市长澄清“海参崴将出租给中国”报道 [2009-09-22] 
最新图文   更多>>

全市检察系统多名干警作品入...

摄影家眼中的《正义赞歌》文...

深入查办积极预防工程建设领...

省检察院刑事审判法律监督专...
   当前位置:首页>>蚌埠检察
岁月如歌
作者:  时间:2009-09-22  新闻来源:  【字号: | |

 

—蚌埠市检察机关60周年回顾

六十年风雨历程,六十载沧桑巨变。伴随着共和国成长的步伐,蚌埠市检察事业历经了开创、发展、中断、重建、再发展的曲折历程。

蚌埠市人民检察院于19509月始建,时称蚌埠市人民检察署,19549月改称蚌埠市人民检察院。“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检察机关受到冲击,检察业务工作中断。19788月恢复重建,经过数次区划调整,蚌埠市人民检察院现辖龙子湖、蚌山、禹会、淮上四区和五河、固镇、怀远三县共7个基层人民检察院。

六十年光阴似箭,六十年岁月如梭。一张张照片真实地记录着历史变迁。市检察院建院初期,借用其他单位房屋办公,仅有5名检察干警;到了2009年,干警总数已达109人,一万多平米的检察技术综合楼投入使用,办公办案自动化、网络通信、司法鉴定等技术装备配套设置,基础设施建设迈上了崭新的台阶。

“立检为公,执法为民”。历代蚌埠检察人始终恪守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的政治信念,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积极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不断强化诉讼监督,坚定不移地做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为促进蚌埠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而持续不懈地努力奋斗。

岁月如歌。早一辈蚌埠检察人渐渐老去的身影依然壮丽,“争先进位、争创一流”的检察精神在六十年风雨的锤炼中历久弥坚。新时期新阶段,全市检察干警继往开来,艰苦奋斗,励精图治,从1998年省检察院对全省各市检察业务工作进行考评以来,全市检察业务工作已经连续11年保持全省检察系统前列位次;坚持从严治检和素质强检不动摇,检察队伍建设稳步推进,涌现出一批以“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检察干部”、“全省十佳检察官“等为代表的先进典型;基层基础建设长足进步,各基层检察院都建成了功能齐全的检察技术综合楼,办公办案条件大为改善。

回望过去,我们感慨万千;憧憬未来,我们心潮澎湃。而今,市检察院正以创新队伍管理机制为突破口,探索实行“三位一体”检察工作管理新模式,即以网上考勤、网上填写工作日志和网上办公办案为主要内容的常态管理,以建立ISO9001检察工作管理体系为主要内容的规范管理,以网上量化绩效考核为主要内容的监督管理,以进一步提升机关效能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水平,激发检察人员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全体检察干警将在市委和省检察院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按照“一个目标”、“两个确保”、“三个突出”的工作思路,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努力开创检察工作新局面,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徐丹)

 

编辑:侯伟

地址:蚌埠市东海大道3108号(市政府东南) 
邮编:233000 电话:0552-3132779
技术支持:正义网
访问统计量: